2023 年影響外匯市場的重要因素及事件
影響匯率的因素
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可分為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
政治因素包括選舉和國際會議等事件。 而經濟因素方面則以央行貨幣政策對匯率中長期的影響較大。而國內生產總值 (GDP)、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及經濟指標如美國就業數據等是決定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資訊。
與去年一樣,今年的焦點將是消費者物價和美聯儲的加息步伐。 此外,日本央行的政策調整和全球經濟趨勢預計將成為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
2023 年的 6 大重要因素
1. 美國消費者物價
2. 美聯儲加息
3. 日本央行政策調整
4. 日本的貿易逆差
5. 中國經濟復甦
6. 地緣政治風險
1. 美國消費者物價
想判斷美國房價會否下跌,春季前後的租金水平會否下跌是最重要的參考值。 而物價方面,如果服務業繼續放緩,我們可期望物價下跌。
2. 美聯儲加息
美聯儲將密切關注物價而決定是否加息,但預計7月上旬過後停止加息的機率增加。
但是,今年內減息的機會並不大。 如果經濟惡化,市場焦點將從通脹措施轉向經濟措施。 即使物價因經濟放緩而回落,但若美聯儲維持高利率在通脹目標的2%以上,減息將令市場動蕩。
3. 日本央行政策調整
預計今年日本央行每次貨幣政策會議都將修正貨幣寬鬆政策。
隨著日本央行行長黑日東彥任期將於4月8日前後屆滿, 預計政策修正的觀點將佔上風。日本下議院已批准上田為下任日本央行行長,但需要注意的是,若果政策沒有變化,日元將繼續貶值。
日本央行新任行長將於 4 月 27至28 日首次出席貨幣政策會議,距離 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5 月 2至3 日)只有4日。
4. 日本的貿易逆差
貿易收支逆差,亦即日本出口減去進口後的逆差,是導致日元貶值的因素之一。 大家可能無法指望赤字會迅速減少,但即使逐漸減少,日元可望走強。
但受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出口可能表現不佳,貿易逆差不會像預期步伐減少。
5. 中國經濟復甦
隨著中國不再堅持清零政策,中國經濟復甦有望, 但是感染人數快速增加將阻礙上半年的經濟復甦。
預計全球經濟將持續低迷。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去年11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GDP增速為2.2%,當中美國為0.5%,歐元區為0.5%,日本為1.8%,中國為4.6%。 美國GDP或可能因最近強勁的經濟數據而表現出色。
但是,如果中國經濟因新冠病毒的傳播而繼續萎縮,要達到4.6%可能相當困難。 由於美國和歐洲的增長預測低至 0.5%,若中國經濟進一步惡化,可能會將增長變成倒退。
日美歐三國中,日本的增長率預測最高,看似樂觀,但如果中國經濟惡化程度超過預期,美歐出現負增長,亦將對日本產生重大的負面影響。
6. 地緣政治風險
大家有必要對俄羅斯和中國的動向保持謹慎。 美國政治風險研究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在今年的「十大風險」榜單中將俄羅斯和中國的動向列為第一和第二位。 地緣政治風險是完全無法預測的,正如去年 2 月 24 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樣。
2023 年重要政治事件
2023年重要經濟事件
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會議時間表
備註
資料擷取自: https://media.rakuten-sec.net/articles/-/40211 由樂天證券香港翻譯及更新
本報告的作用純粹為提供資訊。樂天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樂天證券香港”) 及其員工並不會對提供或轉發其他機構所提供之報告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作出明示或默示之保證。本報告內之所有意見均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本報告不應被解作為提供明示或默示的買入或沽出與外匯有關合約的要約。樂天證券香港在法律上均不負責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內資料而蒙受的任何損失(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本報告在未獲樂天證券香港許可前,不得翻印、分發或發行本報告以作任何用途。